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美好生活的願景與實踐



作者:周才忠 (日期:2011/10/31)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立至今剛屆滿50週年,近年來其制定一些評估指標以定期追蹤34個會員國的經濟、幸福、社會進步等發展狀況。今年更首度針對生活品質與快樂程度進行跨國比較,以及推出「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 BLI),包括物質條件(居住、收入和財富、就業和薪資)與生活品質(社會聯繫、教育和技能、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和政府治理、健康狀態、主觀幸福感、個人安全、工作和生活平衡)兩大面項11類正向指標。


目前BLI互動指標網站已超過百萬的各國瀏覽人次
       
        最近,OECD再依據此美好生活的評比指標,公佈全球40個國家的幸福感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在過去十五年來整體平均幸福感已有增加,但各國之間仍差異相當大;愛爾蘭、丹麥與瑞典花費在通勤的時間最短,相對其工作與生活較能取得平衡;超過3/4的紐西蘭與葡萄牙人每週至少一次與朋友或家人進行聯誼活動,顯然有較強的社會支持網絡;芬蘭、瑞典和丹麥人非常滿意該國的綠地空間,此與良好的生活品質相關;挪威、芬蘭和丹麥的公民參與度最高。

       
        台灣雖不是OECD會員國之一,但行政院主計處似乎注意到這項幸福指標的國際趨勢,在七月最新出版的《2010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之中,就特別將「美好生活指數」列為分析主軸,並與OECD先進國家比較,以呈現我國各相關面向的表現情形。然而仔細觀之,這份統計年報只是彙整現有相關社會指標,及分析近十年的變化而已,並無新意。另外,又將「自殺死亡率」列入「健康」面向指標群之一。或許當今主政者顯然不知人民幸福生活的意涵為何,對於未來且沒有什麼美好想像或期待。

       
         OECD積極倡議「美好生活指數」的主要目的乃是「Better Policies for Better Lives」,故重點在於後續督促各會員國能真正落實相關幸福的公共政策,例如縮小貧富差距、消除健康不平等、擴展多元文化與包容接納、增闢公園綠地與開放空間、縮短上班通勤時間、培養健康生活型態、倡導工作與生活平衡、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加大公眾參與程度、凝聚社區意識與歸屬感、促進社會信任與安全感、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延長零歲平均餘命、提昇主觀幸福感、增進生活滿意度等。因此,不單純只是拼湊出一個空泛的指標架構。

        目前除經合組織外,世界各國(中國、英國、法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不丹等)及歐盟也競相研發衡量快樂幸福的指標系統,並依此結果做為評估其施政績效之,其已有相當的理論基礎、具體架構與實證結果。有些先進國家的幸福指標更進展到社會正義社區優勢(strength)、永續發展等範疇,甚至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亦開始擬訂該城市社區兒童青少年的幸福指標。

        總之,「幸福台灣」的美好生活願景,須賴政府各級行政部門的進步觀點與積極作為,以及建置嚴謹、多元的國家幸福指標系統,未來才有能真正實現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